在电气化当道的现如今,仍然有许多消费者不接受新能源车。
(相关资料图)
不接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补能问题。即便现在的新车充电速度越来越快,但始终无法像加油那样方便且迅速,这也直接导致纯电车车主的续航焦虑问题。
甚至有网友戏称:“能不能发明一种液体,加一次只要5分钟,加完能跑500公里?”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时间消耗堪比加油速度的纯电补能技术——换电。
换电技术优势何在
现在聊起换电技术,大家脑海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蔚来。
蔚来并非换电技术的首创者,但它确实矢志不渝选择了换电这条道路,并且在品牌内普及了换电。
但大家或许不知道的是,除了蔚来以外,目前使用换电技术的车企还有很多。
6月30日,新款上汽大通MAXUS大家MIFA9正式上市,新车增加了换电功能,最快可在2分30秒完成一次换电。新车搭载的是上汽集团的魔方电池,而换电服务则是由上汽大通联合捷能智电提供。
当然,还有之前《10万出头买7座SUV还能换电?这车名字陌生,竟是大厂出品》提过的睿蓝汽车。
吉利睿蓝是力帆汽车与吉利汽车在2022年初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品牌”,主攻换电技术路线,并计划于2025年建成超过5,000座换电站,覆盖超过100座核心城市。
此前睿蓝汽车推出的枫叶80V 、枫叶60S ,均是面向B端网约车市场的换电车型。
对于有长途出行需求或者频繁用车的纯电车型车主来说,换电模式极快的补能速度,给他们带来了便利。而且“车电分离”的模式,也为车主后期升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为何还不普及
既然这项技术如此优秀,为何迟迟未普及呢?
我们先来回顾最近的一则新闻,2023年6月29日,网上流传出一个视频,一辆白色新能源汽车行驶在路中央正常行驶时,底盘的电池组竟完整地脱落了下来,随后车身由于惯性还冲出去十几米。
这辆真的做到了“车电分离”的新能源汽车,是吉利曹操汽车旗下的曹操60,主要面向网约车市场打造。
7月2日晚,吉利旗下的换电运营公司“易易互联”在其公众号发布关于“电池脱落”的情况说明,称6月29日,易易换电站在适配新车型电池安装调试,因工作人员人工调试操作疏忽导致电池脱落。
此次电池脱离的事件,解答了很多人对于换电车型“电池会不会掉下来”的疑问。如果安装时疏忽大意或者换电设备有故障,电池没装好,是真的会掉下来!
可在我看来,这些还不是换电模式未能普及的根本原因。
换电模式未能普及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是以下三点:
一、成本高
二、标准不统一
三、使用权归属不清晰
首先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成本问题。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建造、运营换电站的成本都非常高。根据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的说法,换电系统就是在充电基础上+换电机器人+人员值守+1.3倍数量的电池,换电系统成本远高于充电系统,北京出租车充电成本0.15元/公里,而换电成本0.35元/公里。
换电站大多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其场地租金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建设一个好的换电站,最好的场景也需要3-4年收回成本,建设面向一个城市的换电网络,为那些专用的换电车服务,至少6-8年才能收回成本。
而换电服务的成本最终还是会转移到用车人头上,成本或许会加在新车的车价里,也会体现在后续换电的费用上,用更多的金钱换取时间,也算是合情合理。
以蔚来的换电服务为例,蔚来汽车6月12日以后免费换电将不再作为基础用车权益,用户可选择单次付费进行换电,除了正常的电费以外,还需支付30元/次的服务费。
因此,无论对厂家或是消费者来说,在没有更好的办法降低换电成本之前,充电仍然会是市场主流。
其次是标准问题,目前的换电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大厂商之间的“车电分离”模式并不统一,电池的规格也各不相同。不同厂家之间有着较厚的技术壁垒。
随着车型的迭代更新,新车和老电池、老车和新电池之间如何兼容也是一大难题。
再者就是消费心理上的问题。
如果车主在购买新车后进行换电,换回来一块已经使用了较长时间的电池,心里难免会有些难受,当然这个是消费观念的问题,一旦换电模式普及开来,用的人多了,这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发展前景如何
那换电技术就没有发展前景了吗?非也。
目前除了蔚来、睿蓝、飞凡等一线大厂在投入换电以外,像中石油、中石化、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也同样在投资换电行业,前文提到的捷能智电便是其中产物。
在我看来,换电模式统一电池标准只是时间问题,目前虽然大家能分出“各大门派”,但随着市场的优势劣汰,最终存活下来的“门派”或许就能做到标准统一。
随着技术的发展,全自动无人化换电的出现,也会让换电的成本不断降低,效率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换电模式的普及,也可以让电池资源调配最优化,车主在城市通勤时使用小电池,不需要背着又重又大的电池满街跑,节能又省钱;而需要长途出行的时候,又可以临时升级大电池满足续航需求,一举两得。听起来很遥远?其实蔚来已经做到了,蔚来车主们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自由选择70/75kWh、100kWh、150kWh(还未服役)容量的电池。
以我的判断,在电池技术还没有办法取得革命性突破之前,换电模式的补能体验和市场竞争力还是非常强的,我身边就有不少为了“换电”而选择蔚来的朋友,尤其对于那些没有固定充电位置的消费者来说,想要省时省事,换电确实是现阶段的首选项。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