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台|
汽车产品的自动化、新能源化以及智能网联化等等,似乎与商用车无关。不过,这样的惯性思维被远程新能源带来的两款新车打破了。
一款,是远程星瀚H无座舱自动驾驶重卡。
这是一台造型“怪异”的车,它的车头部分并没有传统意义的“驾驶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没有驾驶舱的原因,是因为这款车是基于技术母体远程星瀚H高阶智能化和先进电子电气化架构打造出来的。而这也是吉利旗下首台无座舱汽车。
另外一款是远程超级VAN。这款车的特色在于,它以远程GMA线控智能架构为基础,把车身跟底盘彻底解耦了。解耦的结果,是这款车可以实现按需定制,做到千变万化。甚至可以成为突破乘商边界千变VAN化的全新物种。
不仅“千变万化”,远程超级VAN在0碳探索方面,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
其中之一,是这台车开启了在车端应用太阳能的探索。其终极状态,可以自供能源,无需任何外供能源。
同时,远程超级VAN还开展了生物基环保塑料的应用,其目标就是,未来,其材料可降解为对环境无害物质。
与此相类似,远程超级VAN对于零部件循环再制造的尝试,也是为了减小废弃零部件给环境带来的压力,甚至趋近为零。
远程新能源的变化,源于商用车市场的变局。
今年前三季度,商用车产销同比下降32.6%和34.2%。
其中当然有市场需求受限的因素。但是反观同期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则呈现出了逆势爆发的态势。同样是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商用车行业销量同比增长61.9%,渗透率达到8.2%。
其中,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同比增长169.7%,总体累计销量达到了行业第一。
如此变局也在驱动未来。
据相关数据预测,新能源商用车到2030年轻卡渗透率将达30%以上,中重卡渗透率约为25%以上,行业前景十分明朗,市场增长持续加速。
如何抓住这样的发展机会?
远程新能源的实践经验就是,推进新能源化、智能化技术,构建创新产业生态模式。
从2014年成立至今,远程新能源以科技为引领,以用户为核心,聚焦创领零碳陆运和可持续未来,致力于成为智慧绿色运力科技综合服务商。
其中关键,就是构筑天地一体化全场景零碳物流解决方案。
首先是打造地表生态系统。
这种生态中的关键因素,是车、网、运力。
所谓车、网、运力,是以新一代绿色智能商用车为锚点,远程串联运力和补能网络,协同上下游供应商及生态伙伴,实现人车货站能的全面打通,提供全定制的综合运力服务。
同时,要构建天基系统。
也就是要实现全链路的信息融合和数据共享,推动自身不断进化的同时,真正串联起人车货站能。凭借吉利控股集团在通讯系统、数据系统领域形成的优势,远程通过与吉利旗下时空道宇联合,达成这一系统的建设。
地表生态系统+天基信息系统,二者之间,既可独立发展,又能高度协同,基于完善的软硬件体系,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由此也打造出了中国物流领域开源系统——天地一体化系统。
或者说,也推动远程新能源走进了天地一体化的新阶段。
车评台点评:
远程新能源打造的天地一体化系统,很像是在构造一个未来物流的神经元,运力载体信息流之间的匹配,会在网络的高速上完成高效协同,并最终实现精准物流引导。与此同时,0碳智慧车型的导入,也让这幅未来图景的生态,显得更加清洁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