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一体化压铸板块崛起
事件驱动上,一方面,近年来,在“双碳”战略指引下,本土新能源逐步在产业扶持、技术突破驱动中持续成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数据和渗透率得以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
据乘联会数据,得益于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实施,作为传统销售淡季的8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依旧亮眼,新能源车销量达52.9万,同比增长111%,8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28.3%,月度零售渗透率数据创下新高。
(相关资料图)
近日,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环境,坚持“全国一盘棋”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鼓励企业充分依托本土产业基础,加强技术创新。
在消息面等因素催化下,A股汽车零部件板块率先在弱势行情中吹响“反攻”号角,一度涨幅居前。其中,身兼“新能源+新技术”的汽车一体化压铸赛道,在广东宏图、瑞鹄模具和嵘泰股份等人气标的带领下,更是吸引了诸多市场资金关注目光。
众所周知,在“双碳”经济成为全球发展共识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依托自身摆脱化石能源束缚的特点,逐步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脱碳”主力军之一。造车新时代所面临的政策扶持和用户续航里程追求,开始驱动汽车轻量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汽车轻量化转型既能降低汽车百公里油耗水平,也符合日益收紧的产业排放要求。
新能源汽车虽说是以“三电”系统为核心,不存在油耗概念,但通过汽车轻量化转型,也能带来动力及续航里程提什、电池成本下降及符合续航里程补贴门槛需求(大于300km)。
相关数据显示,若燃油车减重10%,油耗将降低 6-8%,若新能源车减重10%,续航里程则提升5%-8%,同时降低20%的电池成本和日常损耗成本。
而在当前三大汽车轻量化转型技术路线中,制作工艺端的汽车一体化压铸,依托本身将传统汽车制造环节“冲压+焊接”合并精简,多个零件进行高度集成,再用大型压铸机一次成型,成为当前最为热门的轻量化制造工艺。
当前已有奔驰、大众、沃尔沃等多家车企和零部件厂商开始以车身及底盘作为切入点,布局汽车一体化压铸工艺,有望通过鲇鱼效应加速带动一体化压铸应用推广,市场空间逐步打开。
以汽车一体化压铸概念首创者的特斯拉为例,自其首次提出一体化压铸概念并成功应用于Model Y产品后,车辆减重10%,续航里程增加14%,零件减少370个,单位成本下降7%,提效降本优势凸显。
高增长的汽车一体化压铸股名单
(以下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等公开资料整理归纳,仅作为分享以及交流学习,不作为买卖依据!)
据此,通过对A股上次相关汽车一体化压铸概念股进行梳理发现,当前共有25家上市公司涉及汽车一体化压铸概念,而在新能源车产业高景气背景下,不少相关上市公司也斩获较为亮眼的中报业绩成绩单。
宜安科技、云海金属、铭利达和春兴精工等概念成员,其中报业绩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均超100%。
宜安科技: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203%;
非晶合金领域领先者,公司业务立足液态金属赛道,业务致力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研发制造,现拥有铝镁合金压铸机(最大4200T)超过100台,是全球唯一将液态金属应用在汽车行业的企业。
云海金属: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253%;
镁合金行业领军者,公司业务扎根镁铝合金行业近30年,已形成从上游矿石开采到下游镁合金回收完整产业链,汽车轻量化风口下,公司也通过投建15万吨/年的铝合金汽车结构件项目和携手宜安科技等进行产业合作。
铭利达: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17%;
精密结构件及模具制造商,公司业务聚焦精密结构件及模具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涵盖合金压铸模具、压铸产品、铝型材等,在高致密、高精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压铸技术积累深厚,汽车轻量化产品已应用于北汽极狐汽车。
春兴精工: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08%;
特斯拉供应商成员之一,主营业务由通信、汽车零部件和消费电子三大板块构成,生产的汽车精密铝合金结构件产品已切入特斯拉产业链,汽车一体化压铸风口下,公司也围绕新能源汽车客户需求,拓展相关压铸产品市场份额。
文灿股份: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85%;
用铝合金压铸件领军制造商,主业从事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产品的研产销,致力于为全球汽车客户提供轻量化与高安全性的产品,投建的全球首套9000T超大型压铸岛已顺利试产,汽车一体化压铸业务有望在四季度形成营收能力。
广东宏图: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68%;
本土压铸行业龙头,公司主营依托“汽车铝压铸+内外饰件”双主业驱动发展,拥有应用于汽车一体化压铸领域的6800T压铸机及免热合金材料自主技术,率先布局全球首台最大吨位压铸装备(12000T),客户拓展有望超市场预期。
银宝山新: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54%;
汽车轻量化模具引领者,公司业务持续围绕大型精密注塑模具和精密结构件研发制造,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内外饰件和功能件等,汽车一体化压铸方面,公司正积极研发储备相关技术,但目前无量产项目。
拓普集团: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53%;
平台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公司业务原以汽车减震器和内饰功能件产品起家,后通过对产业链持续延伸拓展,已完成对轻量化车身、智能座舱部件、热管理等产品线覆盖,已掌握高真空压铸、局部挤压压铸等多项汽车轻量化制造工艺技术。
万丰奥威: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50%;
汽车金属轻量化领先者,公司业务集汽车金属轻量化和集自主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已形成“镁合金-铝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轻量化应用为主线产业结构,在汽车轻量化的铝合金压铸、镁合金压铸造成型等方面具备多项核心技术。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让我们做时间的朋友,享受价值投资带来的收获。对于近期股市有什么看法,欢迎读者在下方评论区讨论。
撰稿、收集数据不易,觉得有帮助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分享♝、点赞,支持一下,谢谢!也可点击收藏,方便日后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