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7 月,是中国造车新势力领域非常值得关注的一月。曾经稳坐新势力第一梯队的蔚小理,月度交付量排行首次然位于哪吒、零跑。其中产品思路别出心裁的零跑汽车,7 月份交付量超过 1.2 万辆,同比增长 177%。
考虑到零跑、哪吒的旗舰车型——零跑 C01、哪吒 S 7 月份尚未上市交付,可以预估两家车企未来的交付数据还有明显的上升空间。不过两家企业的发展路径却有所区别。
(相关资料图)
三大关键词塑造突出质价比
哪吒当前交付的两款车型,主要通过价格走量,其第二款 SUV 哪吒 U 还有不少被投放在了网约车市场上。而零跑则向来定位在同价位上的精品车型,以「质价比」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有望继续冲击新势力纯电轿车市场的销冠。
以 C01 为例,支撑起零跑获得充足市场信心的特点有三——自研、越级享受、标配。
作为一款后驱版本预售价在 18-23 万区间的智能纯电轿车。零跑 C01 搭载零跑汽车自主研发的 CTC 电池,该技术在硬件、结构设计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取消电池上部结构,减少冗余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整车续航、碰撞安全、操控性,并降低重量。
零跑 C01 是首款在低于 20 万元售价上量产 CTC 技术的车企。虽然比亚迪海豹与零跑 C01 的中高配车型一样也搭载 CTC 技术(比亚迪称之为 CTB),不过比亚迪海豹依旧保留了电池包结构,只是节省了电池包顶部与座舱地板接近的上盖结构,不如零跑 C01 那么极致。
此外,零跑 C01 还搭载零跑自主研发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硬件,包含 28 个高精感知硬件,23 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并且实现了软硬件全域自研。
令人诧异的是,零跑的自研技术已经不仅局限在电池、辅助驾驶、智能座舱,零跑还自主研发了 Leap Power 「升维」智能动力技术以及油冷电机,可使电驱系统获得全生命周期的 OTA 升级。如今的零跑汽车,已经成为了一家具备全方位软硬件自主研发能力的强大新势力。
越级享受,主要体现在零跑 C01 的空间及舒适性上。
零跑 C01 车身长达 5050mm,轴距达 2930mm,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乘坐、储物空间都非常出色。C01 座舱内采用了麂皮材质包裹顶棚,车门、座椅等用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都采用了大面积的真皮包裹,视觉触觉直接拉满。C01 后排还有能前后电动调节 100mm 的独立「老板」座椅,进一步提升了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据笔者所知,目前能在 20 万左右提供如此豪华搭配的车,除了零跑 C01 暂时还没有别的。
如果说「自研」「越级享受」都是突出零跑 C01 的「质」,那么众多全系标配的配置则决定了 C01 的「质价比」。
上文提及 CTC 技术、Leap Power 「升维」智能动力技术、越级豪华享受,在零跑 C01 上都是标配。其各个价格配置的差异更多集中在电池容量、电机数量,影响的只是车辆的续航里程、加速性能,智能化水平和驾乘舒适性全系一致。
辅助驾驶方面,零跑 C01 全系标配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所需的硬件,至于是否开通,消费者可以后期通过软件选装或付费订阅的方式启用。相比之下,价位接近的长安深蓝 SL03 还需要用户额外支付 2.5 万元选配高阶辅助驾驶软硬件。哪吒 S 仅有一个高配版本车型提供高阶辅助驾驶硬件。更何况,两者的辅助驾驶功能软件体验还是未知数,不太可能让消费者有很强的动力选择高阶辅助驾驶版本车型。
思维差异决定市场机遇
零跑 C01 的配置策略,充分体现了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思维差异。
传统车企,特别是豪华品牌,特别擅长将产品配置拆分成一个又一个的选装包。对于车企来说,选装项目就像女生的包包,有一定使用价值,但越贵的包往往身份宣示的价值更大,很多选配项目更像是车企为了区分用户群体,提高盈利空间所精心设计的产品,而不为服务用户。
如今不少造车新势力,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比如零跑 C01。与其将辅助驾驶技术设为选配,限制了新技术的落地空间,倒不如一次性标配。要知道,很多新技术、新产品的普及都需要以来规模效应,越是藏着掖着,也没法成大势。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甚至是更先进的三电技术标配,既能通过更大的保有量压低采购价格,还能在后续的技术迭代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基础数据,得到用户的好评,一举两得。
凭借为用户着想的创新思维,零跑能在新势力销量排行榜上逆袭蔚小理,产品力超越传统车企,其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