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汽车·搜狐商用车
作者 | 李风广
两次抢购两次售罄,三一重卡再启互联网卖车,看起来开了个好头。
【资料图】
2022年7月24日,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河宣布,三一重卡“补贴20亿元”重启线上购车活动,将会分别于8月1日、8日和18日在网上推出三款全新车型,以低价回馈卡车司机。
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河
8月1日,三一重卡新英雄旗舰版585开启线上抢购,定价33.3万元,较成本价亏2万元,相比国产高端重卡便宜超10万元,318台新车迅速被抢光;8月11日,三一重卡新英才黄金版460开启线上抢购,定价24.98万元,较市场上同配置长途牵引车低5万元以上,218台新车瞬间被抢购一空;8月23日,三一重卡将开启第三轮线上抢购,这也是原定于8月18日的抢购活动,主销产品为迎新版牵引车,抢购价将比同级竞品便宜3-5万元。
2018年,三一重卡借助低价网销模式横空出世,并在重卡行业立稳脚跟;如今,三一重卡再启低价网销模式,两次抢购两次售罄,赚足眼球与行业热度,能否借此引领变革并打好重卡产品的高端化?
打造低价网销模式,三一重卡自称是司机的“天使”
三一重卡诞生之初,梁林河曾发过一个帖子,名字是《三一重卡,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在帖子中,梁林河表示,三一重卡低价网销的模式,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对于卡车司机而言是“天使”,可以获得超高性价比的产品;对于传统厂家而言则是“魔鬼”,将遭到新营销模式的强烈冲击。
单从售价来看,三一重卡的产品较市场同配置产品,往往能便宜数万元,对于旨在拉货挣钱的卡车司机而言,确实有点“天使”的意味。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袁文博告诉搜狐商用车,站在客户视角看,在今年经济形势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低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客户的经济压力,对客户而言来说确实是一种“利好”。
实际上,这也吸引到了卡车司机的购买。2019年凭借着低价网销的优势,三一重卡一年销售重卡12000台,成为重卡行业当之无愧的“黑马”;今年8月,三一重卡“补贴20亿元”重启线上购车活动,两次抢购两次售罄,再次印证了“低价”营销的优势。
但这并不代表三一重卡就是卡车司机的“天使”。重卡作为生产资料,购车只是其中一项成本,加油、维修、保养等也是重要考虑因素。正如袁文博所言,最终能否满足客户价值,还是要看车辆的实际表现来评价。而从实际表现来看,三一重卡的产品质量、油耗水平和服务能力,确实存在一定问题,由此三一重卡在2019年销量火热之后也曾一度势衰。
不过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三一重卡的互联网模式仍不失为一种创新。零售电商行业专家(互联网行业分析师)、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相对传统模式,互联网营销成本更低,受众范围更广,可以获得很好的“集客效应”,帮助企业更好地销售产品。但庄帅强调,重卡等汽车产品重服务重线下,在“低价+限量秒杀”互联网营销形式之后,还要做好销后服务体系。
袁文博认为,对于车企而言,通过互联网营销可以探索直销模式,实现主机厂与客户的直连,为后期主机厂的用户运营打下基础,属于一种营销创新,值得探索。
他告诉搜狐商用车,重卡采用互联网卖车模式具有三大优势:一是,相比传统线下经销商网络,互联网可谓轻装上阵,主机厂可以更快速且更低成本地触达客户;二是,对于三一等其他较新的主机厂而言,互联网模式可以弥补传统线下网点的覆盖弱势;三是,互联网的呈现形式可以更加多样,除了视频、图文,还能有虚拟座舱看车等,对于用户而言感知车辆的方式更加新颖,可以更轻松地了解车辆核心卖点。
亏本补贴玩抢购,一种难以持续的互联网卖车模式
互联网卖重卡的模式值得去探索,但以亏本补贴的方式来玩抢购却不是长久之计。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钟渭平看来,重卡是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行业,需要持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如果企业以亏损的方式卖车,意味着没有利润可言,将无法反哺研发带动行业正循环,这将导致重卡行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失去生命力。
而两次抢购两次售罄背后,三一重卡玩的恰恰是亏本补贴。在8月1日三一重卡新英雄旗舰版585开启线上抢购之前,梁林河直接“摊牌”,表示三一重卡新英雄旗舰版585定价33.3万元,较成本价亏损了2万元,是通过补贴来让利消费者。梁林河还表示,未来两年,三一重卡将通过让利20亿元的方式来回馈卡友,真正体现三一重卡“卡车传递爱”的品牌理念。
这样的低价促销手段,显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方式。三一重卡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尽管喊着“两年亏损20亿元”的口号,但线上抢购时均有意控制了补贴的范围,8月1日是318台新英雄旗舰版,8月11日是218台新英才黄金版460,意图通过限量来控制亏损的幅度。
对此,庄帅也表示,从业绩结果来看,“低价+限量秒杀”是一种相对成功的营销模式。但从长远来看,该模式牺牲了企业的利润导致了销售的亏损,如果要将该模式持续下去,需要从产业环节获取利润,如重卡的加油、维修、养护、运输业务提成等获得收益。
实际上,就互联网卖重卡本身来说,也存在一定弊端。一方面是用户感知不足,商用车不比乘用车,用户除了关注外观、智能化功能外,最关心的还是TCO和效率,也就是油耗、驾驶等车辆性能表现,这些内容无法通过互联网进行虚拟传达;另一方面是线上线下矛盾,如果主机厂有传统的线下经销商网络,主机厂再推广自己的线上销售渠道,线上价格和线下价格的统一难度巨大,容易引发两个渠道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令三一重卡头疼的问题。凭借低价网销模式在重卡行业立稳脚跟后,三一重卡从不设经销商转为拥抱经销商,目前已经在全国建立起百余家经销商和800多家服务站。而随着重卡市场由火热增长转为低迷动荡,这些经销商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如果此时再遭遇到三一重卡制造的线上冲击,势必更加艰难。
除此之外,互联网卖重卡还面临着电商数据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钟渭平告诉搜狐商用车,“重卡的配置过于复杂,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企业能做到商用车类目式销售,用户能选什么,不能选什么,这里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拓展。我们需要提升整个的数据体系,搭建起符合重卡行业的电商模式。”
梁林河的逻辑“谬论”:低价等于捍卫自主重卡领地
不同以往,三一重卡此次低价网销,还有占领高端市场,捍卫自主重卡领地的意味。
梁林河表示,重卡是中国汽车制造业中的一片净土,但在合资股比放开、跨国巨头加速本土化的冲击之下,国产高端重卡正面临着严重威胁。他认为,外资卡车品牌不会只关注6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这些品牌一旦在国内站稳脚跟,就会向国产高端重卡所在的40-60万元市场迈进,一步步蚕食掉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
鉴于此,三一重卡特地推出新英雄旗舰版585高端重卡,补贴后的抢购价只有33.3万元。这样,用户以低于35万元的常规重卡价格,就买到了以往国产高端重卡才有的配置和性能,等于打掉了国产高端重卡的虚高价格,让卡车司机用更低的成本开上了更好的车,自然也打消了用户购买外资品牌重卡的想法,捍卫住了自主重卡的领地。
但这其实是一种逻辑“谬论”。从重卡市场来看,40-60万元的中高端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说把国产高端重卡的价格打下来了就可以抵御外资品牌。相反,如果国产高端重卡扎堆陷入“价格战”,不进入40-60万元的中高端市场,等于是白白送市场给外资品牌。
高端重卡低价化竞争,实际上是一种巨大危害。钟渭平表示,重卡作为生产资料,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价格体系。如果企业采用简单粗暴的低价竞争策略,将给行业带来连锁的负面效应,一方面是价格体系失控,将会导致产品的保值率大受影响,从而使用户失去信任感;另一方面是低价导致利润降低甚至是亏损,企业的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将难以为继。
钟渭平认为,中国商用车行业一直为高端化而努力,中国卡车价格越来越贵、产品可靠性越来越好是大趋势,特别是随着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到来,国产重卡迎来了新的机会。这种情况下绝不能陷入低价竞争,而应该围绕着自身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不断弥补在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上的差距。
庄帅也不认可一味的低价竞争能够捍卫自主重卡的领地。他表示,抵御外资品牌,国产重卡既需要不断提升性价比,做好品质提升和售后服务提升,又需要建立对应的中高端品牌形象和心智,在外观设计和技术方面有突破性的创新和应用。
袁文博也认为,国产品牌抵御外资品牌的重点是提升产品竞争力。他表示,“站在重卡角度,中国客户对于产品最关注的价值点包括:经济性、可靠性、舒适性、安全性、智能化和轻量化,而经济性和可靠性又为核心,也是当前国产和国际高端品牌的主要差距,需要重点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