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时出现的电动车自燃事件,让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再登风口浪尖。一直以来,电池安全是新能源汽车用户最为关切的首要问题。8月10日,来自上汽创新研发总院捷能公司的电池技术专家们进行了一场电池解析直播课,生动地展示了魔方电池的安全之道。
五重防护 ,“零燃科技”无惧针刺挑战
在整包电池的安全设计层面,荣威iMAX8 EV采用的魔方电池打造了“预、导、卧、隔、疏”五重防护机制,硬软协同、疏导阻隔多管齐下,创新性破解了“热失控”难题,为用户构筑了一道安全防线。
(资料图片)
预,是指7*24h 远程监控体系,可以通过自学习功能,使热失控可提前监测,防范于未然;
导,是指提前散热系统能够远程监测到热失控,酝酿期即开启最大功率散热;
卧,是指独有躺式排布电芯设计能够降低电芯之间有效接触面积,减小热传递通道;
隔,是指气凝胶阻燃材料可以有效实现物理热量隔离,确保单个电芯热失控后不影响周边相邻电芯;
疏,是指自动泄压防爆阀通过主动泄压,释放电池包内压力,使过热气体降温,防止气体喷射。
基于五重“黑科技”加码,魔方电池成功挑战了针刺实验,在钢针刺入电池包触发热失控后,被刺的电池包出现冒烟现象,但没有起火、爆炸,也没有出现热蔓延现象。
2020年,电池安全国家标准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正式推出,明确要求电池单体发热失控后,电池系统热失控的防护时间为5分钟,而魔方电池具备L0级防热失控技术,实现双针同时针刺,长时间明火不冒出包外。
电芯穿上“高弹紧身衣”, 结构胶方案历经2万小时验证
除了“零热失控”安全防护,荣威iMAX8 EV魔方电池“躺平”之后,还有超高集成度、超长寿命两大优势。
魔方电池先进的CTP技术,带来了更高的集成效率,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95Wh/kg,从而实现CLTC续航里程550-570km。
同时,“躺式”结构能够在不改变电池体积利用率的前提下,将整个电池包的厚度减小,荣威iMAX8 EV整个电池整包厚度仅125mm,在不侵占车内空间的同时,还能保障底盘的通过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业界对电芯的处理方式都是立式摆放,将电芯“躺式”放置为结构设计开发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因为结构胶会随着电芯膨胀以及压板相应变形,面临苛刻的受力工况,同时需要匹配电芯超长生命周期,这对结构胶性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在魔方电池整个开发过程,上汽创新研发总院的工程师联合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测试了千余款结构胶方案,历经两万小时的可靠性验证,最终才确定结构胶配方。
最后爆料一下,作为中国荣威重磅推出的纯电豪华MPV,荣威iMAX8 EV自预售以来,热度持续上涨。以魔方电池“黑科技”,化解用户电池安全焦虑的荣威iMAX8 EV预计8月下旬正式上市。